2020高考结束后,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抢占优质专业?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在知道自己成绩后如何上个好学校,选个好专业,去个好城市,在自己高考分数已定的情况下做出最优选择是考生家长最迫切的愿望。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高考是一生中只有一次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第一次高考。再加上新高考逐渐推行,全国多个省市的录取批次发生了变化,这对一些考生来说是难得红利,但对另一些考生来说,却成了不知道怎么办的困惑。
今天,金盖德小编将从地区、学校、专业、兴趣、位次等多个方面对出分后的志愿填报方法进行分享。
由于试卷难度的原因,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只谈分数是没有意义的,试卷难了大家分数就会都低些,试卷简单大家分数就会都高些,但是不管分数是高还是低,省排名所对应可能考上的大学是相确定的。所以,高考分数出来后,各位考生和家长在明确分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清楚自己在所在省份的位次。
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比如同济大学在甘肃理科的招生位次大概是100-1300,这样位次100以上的考生基本就可以肯定能考上同济大学,专业也几乎是随便选,位次1300左右或以后的考生,可以冲刺下,有被录取的机会,因为往年有位次1638的考生被录取,但几乎没什么专业选择余地。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考生的位次与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当或者就在录取考生位次范围以内,则报考这些院校或者专业把握性较大。
各所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有所变化,在参考分数线的时候,一定要把分数线转化为分差,这个分差就包括了院校的分差、专业的分差和自己成绩的分差。
【院校分差】是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减去当年的省控线。比如说某年某省理科省控线为520分,某所高校当年在该省理科的调档线是540分,那么540分减去520分所得的20分就是分差。
【专业分差】就是用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减去当年的省控线所得出一个分数差值,比如说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在某地某年的录取分数线是590分,当年该地一本省控线520分,那么专业分差就是70分,所以说要报这个口腔医学专业,考生还要考虑自己的成绩分差,跟专业分差是不是能够对应。
【自己的成绩分差】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减去当年所在省某批次省控线得出的差值,比如某考生文科总分是550分,当年文科一本省控线划在530分,那么分差就是20分。
在计算出分差后,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分差找出对应的高校。比如院校分差是40分的分差,那么考生在选定目标院校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分差,跟院校分差去比对。
虽然今年有11个省市的录取批次有所变化,但从志愿填报上来说,除了浙江省考生可填报“80个志愿”,多数地区仍是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有5个左右的院校志愿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拉开梯度,做到“冲、保、稳”的科学搭配。
“冲”就是填报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稳”就是填报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保”就是填报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特别提醒的是,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千万不要将5个院校志愿全部填同一层次的学校,一定要选好保底学校。如果填报不当会惨遭落榜。
梯度设定为多少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有5个院校志愿的话,建议A志愿的分差应该比自己的分差要高出20分左右,B志愿的分差应该高出自己的分差大概10分左右,那么C志愿,应该讲跟自己的分差基本一致,那么D志愿分差应该低于自己的分差10分左右,那么最后的E志愿低于20分以上。
此外,平行志愿中的5个院校虽然是平行的,但计算机检索、投档是有先后的,5个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么档案只能投到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最好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在拉开梯度的同时,考生要争取最大机会填满所有志愿。对于不想复读或者心仪某所学校的考生,建议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但如果有自己明确的专业目标,非其不可,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毫无疑问,热门的专业、院校和地区都是有更多人选择的,填报三热的考生将面临更大竞争。所以,志愿填报时,考生和家长要充分考虑这三方面因素的冷热搭配,避免一味集中“三热”,失掉其他机会。
【热门地区】往往是北京、上海、南京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这样的城市上学学习,不论是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都会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扩宽自己的视野。如果能上重点高校,则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但同样批次的院校,在这些热门城市往往比冷门城市的同等学校录取分数高,生活消费也相当高。
【热门院校】往往具有综合实力强,区域位置好,校园文化历史悠久的特点,是绝大部分考生向往的地方。除了名校名誉可以给学生自信外,更重要的是这些院校能提供给学生更多机会和优质资源。名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人脉资源,个人发展空间大。但历年名校竞争力强,录取分数高,如果分数不是很有竞争力,可能只能选读重点大学的冷僻专业。如若这些冷门专业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考生可能要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困难,甚至会中途退学。
【热门专业】往往与社会发展和当下需求有关,从总体上看,热门专业的就业机会、薪酬福利都会更有优势,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真正决定是发展的好不好的,是你个人对这个专业的学习程度。任何行业,只要你是顶尖的人才,都不愁好的发展。近年来热门的金融类专业,各个院校在分数不低的情况下还是考生扎堆,大家都冲着金融的名号而去,却很少分析这个学校的金融专业到底怎么样?金融专业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有好的发展?结果往往是拼了很高的分数进去了,大学毕业后发现各种发展并没有社会吹捧的那么好。
所以,家长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大可不必只求热门。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近两年的热门未来不一定热,要注意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在专业选择时也要做到冷热结合,避免因为热门专业的高分扎堆浪费感情。
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参考资料。读懂招生章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看高校情况
读懂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2.看加分政策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部分高校在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但在录取时,却按照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也就是说,提档时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专业录取时,部分高校是按考生实考分算,加分不起作用。
3.看投档比例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市教育考试院,即“退档”。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调档比例有一定限制,其中顺序志愿一般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120%,平行志愿不超过105%。各高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又保证招生质量,调档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间。
4.看志愿录取方法
部分高校既有顺序志愿,又有平行志愿,其录取方法是不同的。部分学校的招生章程中规定顺序志愿录取方法时,会标注一句:当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即: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数,院校可以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不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院校则通过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完成招生计划。
5.看专业录取原则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3种方式,此规则很重要,是院校分配专业的核心依据,具体情况以该校章程中规定为准,请考生和家长务必仔细研读。
6.看单科成绩要求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两种方式: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某专业英语成绩须达到115分及其以上)。
7.看身体条件及其他要求
部分高校招生专业对外语语种、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如色弱、色盲、身高等)的要求等信息,考生也要仔细了解。
8.看学费、奖学金、住宿
每个学校的收费标准不同,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收费标准也不同,因此,考生和家长在招生章程中要看清楚。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比普通文理类专业学费要贵,民办院校的学费比公办院校的学费贵。因此,提前了解以确认自己的家庭是否能承担得起学费很有必要。同时,学校奖学金有哪些,最高能达到多少?学校的住宿有几种,收费有什么不同?这样一些关键的问题,你都可以从招生章程中去核实清楚。
9.联系方式以及其他
招生章程一般在最后都会附上招生办公室的电话。因此,碰到招生政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打高校的电话进行咨询。现在,不少高校还在招生章程后附上学校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联系方式,考生和家长也可以关注并随时咨询。
所谓量体裁衣,就是在依据考生分数、位次、分差的基础上,结合考生自己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结合发展志向和职业规划,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因为志愿填报不同而发生矛盾的情况,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有好的发展、好的生活,但这应该是在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以过来人的口吻强加于他们身上。所以,作为家长,要学会真诚、平等的和孩子交流,关注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诉求,理性客观的向他们分析不同志愿选择的利弊。
作为考生,由于个人经验、阅历、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限制,在对一些事情的分析上会不如父母透彻,所以,志愿填报时,切不可意气用事,不能对专业、学校和地区望文生义,要学会结合可靠信息对自己倾向的选择进行合理评估,认真倾听和分析父母、师长的意见,做到兴趣、特长、发展规划和科学、有利选择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