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资讯Consultation
Information
万千资讯首页    >     万千资讯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入围规则、校测内容解析!| 2025志愿规划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目前,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47天的时间。此前,部分高校陆续发布了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标志着2025年强基计划报考拉开帷幕。为顺利解决各位考生家长对强基的疑问,小编整理了39所985高校往年强基计划报考要点,包括报名流程、入围规则、校测内容、录取培养等关键信息!一起来看!

注:以下强基政策分享和解读基本源于2024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仅供考生家长参考。具体以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准。


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2020年开始实施,是教育部审核批准的特殊类型招生项目,在全国范围选拔优才。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主要聚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学生。
截至目前,强基计划试点院校为39所985高校考生即使没有通过强基考试,也不影响后续高考批次录取。


统计分析近几年高校强基入围分数线,一般比统招线低5-35分不等。对于目标985名校的考生来说,这不仅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也增加了一条降分上名校的“途径”。



哪些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与其他特殊招生方式相比,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只要高考成绩过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2024年为521分)的考生就可以报名强基计划。

2025年将是强基计划实施第六年,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需要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银牌以上的奖项。



强基计划报考关键时间点



想要报考强基计划的同学家长,一定要注意报考的关键时间点:

一、报名:4月下旬-5月上旬

限报一所高校,强基报名入口:登录阳光高考https://gaokao.chsi.com.cn/,点击注册,会跳转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以考生身份填写,注册完成后,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强基计划


二、6月7日-10日高考


三、6月中旬试点高校校测(笔试),按计划数的3-6倍确定入围名单;其他高校在系统中确认。


四、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


五、高考公布成绩后试点高校按综合分数拟定录取名单;其他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单科加权)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入围标准:

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特殊批次控制线(部分高校另有分数要求),按计划数的3-6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考生名单。
第二类考生:达到特殊批次控制线即可入围。


六、高考后-7月4日前,校测
校测分为体育测试和面试、部分高校还有笔试。
(1)体育测试不计入总分,未达要求不予录取。测试项目一般为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米跑等。(学生因病或残疾须提交三级甲等医院证明申请免测)
(2)面试,第一类考生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第二类考生结合学科特长单独考核。
(3)部分高校有笔试,难度相当于竞赛。
提醒:参加过竞赛培训的适合报考有笔试的高校,情商高的适合报仅有面试或面试分值高的学校。


七、7月5日前,高校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强基计划报名步骤



01
注册并登录报名系统


唯一官方报名入口——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bm.chsi.com.cn/,需注册登录。


注意:清华、北大所有报名考生和上交大、浙大破格生需双系统报名,考生除在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报名外,还需登录高校本科招生系统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才算完成最终报名。每年都有考生家长因只在一个平台报名而报名失败,意向这几所高校一定要格外注意!
02
选择院校

强基计划只允许报考1所高校

03
填写材料

基础材料:考生信息、成绩单、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核心材料:自荐信、竞赛证书。

特殊要求:清华、北大、北航、南大和浙大破格生需上传个人陈述中科大、南大可上传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复旦破格生需上传高中成绩等。

04
选择专业志愿

部分院校允许选择多个专业(如清华可填8个专业志愿),或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05
提交与审核

部分学校要求下载志愿表,考生签字后回传系统。显示“填报完成”后等待报名时间截止高校统一审核即可。


入围规则



目前强基计划入围规则分为

第一类:高考成绩入围如北大、清华等。

高考出分后,高校依据分省招生计划和入围倍数,按高考裸分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入围。没有偏科,高考总分较高的同学比较适合这种入围方式。

第二类:数物化生信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破格入围。

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金牌、银牌且高考成绩达到省本科普通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2024年为521分)的考生即可破格入围,不占用非破格考生的招生计划。共有35所强基高校招收金银牌破格生(除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

高校将单独对金银牌破格生进行校测考核,一般金银牌破格生的单独考核为综合面试,具体以高校安排为准。

第三类:报名成功即入围

复旦、上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同济、北航、厦大、西交大、兰大这10所高校采用“复交南”入围模式,校测全程都在高考后出分前完成因此,只要报名成功的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这种方式让成绩处于边缘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竞赛生有更多翻盘的可能不过高考后就进行校测,备考时间很短,需要尽早做好整体规划。

第四类:高考成绩单科加权入围

北理、南开、大连理工、哈工大、华东师范和华南理工6所高校采取了单科加权分数入围。各高校通常会在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核心重点科目设置加权系数,加权系数从1.2-1.5不等,因此这些科目的入围成绩会远高于实际的高考成绩,入围成绩总分也就会高于高考成绩总分。非常适合竞赛生/数学等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五类:凭单科入围

2024年国防科大、北理、中山大学、大连理工、吉大、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工大共8所高校,新增对数学等科目高考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或放宽入围倍数对于竞赛生/数学等科目成绩拔尖但其他科目成绩不佳的偏科考生,更适合采用这种入围方式



校测选拔

强基计划校测主要以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

在笔试中理科注重考查相关学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等。文科注重相关专业的知识积累、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等。

在面试中高校更重视对科研潜质、创新能力、学科素养、知识迁移、兴趣志向等方面的考核,并且会适当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档案。

体育测试主要为通过性测试不算做录取成绩,部分高校会设置合格线或在考生同分时会参考体育成绩录取。

强基计划校测普遍在高考压轴题及以上难度清北等顶尖名校难度可能达到竞赛难度,所以意向强基的同学家长备考强基要趁早,平时也要注意多积累时事热点、各学科领域前沿研究等。


录取规则



强基计划的录取是在提前批之前如果被强基计划录取,将不再参加后续志愿批次录取;如果未被强基计划录取,则正常参加后续高考其他批次录取。

录取顺序:强基计划→提前批(综合评价招生)→普通类特殊类型批(高校专项)→普通类常规批


强基计划的录取规则以综合成绩为依据,具体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 = 高考成绩(占比85%)+校考成绩(占比15%)。录取时,高校会根据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实行“一校一策”,不同高校对于末位综合成绩同分考生的参照对比优先级不同,有的高校会优先录取校测成绩高的考生,有的高校会优先录取高考成绩更高的考生等。考生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目标高校的情况合理地针对备考重点,具体情况还是要以各高校2025招生简章为准。



培养转段



众多高校在强基考生的培养方面投入力度非常大。高校为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如清华依托五大书院培养,上交大依托致远学院培养,哈工大给出的硕博培养方向都是本校王牌学科。

强基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业后,可转入硕博阶段学习,目前已有两届强基生通过强基考核完成转段本研衔接。强基转段考核要求相对简单只需要在校期间达成相应绩点/学分要求,并通过学院转段考核和接受院系考核就可以免考研,直通硕士或博士攻读!

除此之外,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会予以优先安排共派留学、奖学金等福利在就业问题上也会进行指导。


报考建议



第一点,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陆续发布,强基计划历年实行较为严苛院校专业限报,还有每年不断变化新增的政策,各位考生家长在报名前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详细了解。


第二点,强基计划校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三考生一定要做好校测考核的学习,高二高一同学可以先学习学科竞赛,而后做好竞赛与强基校测的衔接,不过一定要找到课内学习和竞赛强基学习之间最合适的平衡点,切勿本末倒置。



常见问题答疑



强基计划在哪些省招生?

答:强基计划在全国31省份均有招生。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同时报吗?

答:可以。强基、综评等特招之间可以同时进行报名。


没有学过竞赛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答:可以强基计划入围主要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只要综合成绩优秀都非常有机会入围强基计划。靠竞赛破格入围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且不占用普通考生名额。


文科生可以报名强基计划吗?

答:可以。面向文科生开设的专业有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等;开设文科专业院校有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大、浙大、南开、中大、武大、川大、山大、厦大、华科、华东师大、兰大、东南、吉大、民大等多所高校。


复读生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答:可以。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和高考报名相关联,符合当年高考报名考生身份都可以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并且复读生高中阶段的竞赛奖项依然可以使用。


报名强基计划,对正常填报志愿可有影响?

答:没有影响。按照往年安排来看,我省普通类提前批志愿填报在6月底进行,这个时候强基录取结果还没有确定考生可以正常填报志愿,如果没有被强基录取不影响接下来的批次录取。


被强基计划录取后可以不去吗?

答:强基计划一旦录取,考生将无法参加后续批次志愿录取,除非选择复读。


强基计划录取后可以转专业吗?

答:大多数学校要求为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部分高校允许本科阶段在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内转专业不过各高校在转段阶段,可以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交叉学科深造读研读博。


强基计划一定要本硕博连读吗?

答:不是的。一方面,考生也可以在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退出强基计划。另一方面,高校对强基计划考生会进行动态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进入本硕博衔接培养或直博培养。


被强基计划录取后,学费是多少?

答:高校强基计划学费跟高考统招录取学生的学费一样部分学校还有专门的奖学金倾斜。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